2006/08/01 | 新潮七夕
类别(自创) | 评论(5) | 阅读(21) | 发表于 10:11

       现在的消费形式越来越多,从原来简单的物物交换,到现在的货币流通,从原来物质消费,到现在的精神消费,从原来的原始经济消费,到现在的个人商业抄作消费,从原来的传统消费,到现在的洋派消费。

     对于商家,这种商机自然不会错过,商机无处不在,对于消费者需要看清的诱惑也无处不在。我们需要追求时尚消费,还是需要雾里看花,传统消费呢。

     春节、劳动节、国庆节,国家规定的节日;

     端午节、中秋节、七夕,国家传统的节日;

     父亲节、母亲节、情人节,西方新文化节日。

      还有周末,周日,可能有婚假。其实粗略算我们的节日也越来越多,休闲时间也越来越多,这是一种进步现象。这种一种文化交流。

      无论是过去的古代,还是现在的新潮时代,消费的主群体都是中青年。

     过去有酒肆、茶楼、饭局、戏院、妓院。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早已结合在一起。

      现在有酒吧、茶馆、饭店、舞厅、夜总会。不仅这些从古代延伸出来的东西,还有更多的文化层和精神层次上的东西。但消费的主流仍然是中青年。

     现在崇尚消费质量和生活情调,追求消费种类和消费激情。现在工作生活节奏加快,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忙碌的狭小空间里,工作时无闲遐想更多,即使在休息时间,工作的角色也起到了变化。一生的忙碌不知分成几段还是十几段,或者更多。为最好。没有人知道,总分不清自己的这个时段多少时间属于自己的,这个时段在追求的是什么,一旦忙碌停下来,每每感到一种落寞与孤寂。自然需要多一份安慰,多一份惊喜,多一份回忆,来给生活多一份激情。多一份色彩,多一份追求。

     所以精神消费就着力依附于物质消费,渐渐出现越来越多的文化层面浮浅,物质层面浓厚的出口转内销节日。这完全是商家的策略,玫瑰的种类。玫瑰的支数,巧克力的外形,巧克力的颜色,红酒的年份,都具有不同的意义。但消费者需要这种心理攻势。需要这种寄托。

      七夕,只不过是牛郎织女的传说,中国古代四大爱表故事之一,也是流传民间最广泛的传说。可谓家喻户晓,中学课本也学过(我不知道现在中学课本有没有这篇文章)。也许是有几份爱情的真谛,也许有几分伤感,也许有几份让人羡慕的情景。

      现在商家就借鸡生蛋,借花献佛,大篇渲染:爱情----情人(爱人)----约会-----消费----巧克力、鲜花、红酒---构造浪漫---引起回忆。

      我多少有几份羡慕现在年青人,他们可以得到别人创造的浪漫氛围;他们也可以为别人创造浪漫氛围。给情侣多一份惊喜,多一份回忆,多一份温馨,多一份真爱的留露。当然这也是为自己。

     我是一个不懂得浪漫的人,我不需要别人提醒,我也知道,再好的环境氛围,我也不能说出一句能让人肉麻的话来,最多是保持。

     七夕的夜晚,一改往日的沉闷,在大街小巷里随处可闻鲜花的芬芳;在酒吧里多了一些别致情侣风景;在网络上互传着情人节的快乐。有情人为情人快乐着,没有情人为自己快乐着吧。因为别人在过着这时尚的节日,总不能把自己搁浅在节日的沙滩上吧。

      我不会去选择红色带刺的玫瑰;我也不懂选择奶油香的巧克力;我也不能享受紫红色的长城干红,我只是在心中默许了几份祝福,同时多吃了一份夜霄。

     新潮的节日,我却简简单单的过了,唉!作我的女人,真难呀!

0

评论Comments

日志分类
首页[140]
自创[54]
生活[65]
摘要[14]
公告[2]
图片[2]
隐私篇[3]